严格公正司法 助推中国之治(法治中国)

2021/03/09

  坚持司法为民 保障公平正义

  3月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所作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代表委员表示,过去一年,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依法服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积极服务高质量发展

  2020年,人民法院及时出台审理涉疫民商事、涉外商事海事、执行案件等4个意见,指导各级法院妥善应对疫情引发的诉讼问题。

  “人民法院把政治引领落实到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不懈努力中。疫情发生后迅速发挥法治稳定器作用,着眼‘六稳'‘六保'强化保障,为疫情防控和秩序恢复做出了应有贡献。”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王树江代表认为,过去一年,人民法院以一系列务实有效司法举措、一个个精准审慎司法裁判凝聚起强大司法智慧和力量,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2020年,人民法院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依法履职尽责,审结一审民商事案件1330.6万件、行政案件26.6万件,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天明集团董事长姜明代表认为,过去一年,人民法院着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让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他建议司法机关进一步“暖企安商”,加强产权司法保护,坚持各类市场主体一律平等,妥善审理涉及行政许可、行政协议等案件,促进优化投资兴业软环境。

  “人民法院受理互联网反垄断第一案等社会高度关注的案件,通过公正裁判为数字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明晰规则,引导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在法治轨道上发展。”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代表建议,进一步发挥司法的职能作用,在司法实践中合理确定平台责任和行为边界,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依法依规发展,加强司法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和社会公共利益。

  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2020年,人民法院审结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案件134.7万件,审结婚姻家庭案件164.9万件。

  “人民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副院长李迎新委员说,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把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良法善治促进社会建设,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0年,人民法院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2169份,探索将家暴防治延伸到婚前、离婚后及精神暴力等情形。

  “法院反家暴的举措,筑牢了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免遭家庭暴力侵害的‘隔离墙'。”陕西省律协副会长方燕代表建议,进一步发挥司法职能作用,促进和谐家庭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吉林省敦化市大石头镇三道河子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谷凤杰代表说,期待司法机关继续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对挑战法律和社会伦理底线、针对儿童犯下的各种罪行绝不姑息。

  促进矛盾纠纷公正高效实质性化解

  继全面实行立案登记制、基本解决执行难之后,着眼破解诉讼难、方便群众诉讼,全国法院经过两年奋战,构建起中国特色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机制,为群众解决民商事纠纷提供菜单式、集约式、一站式服务,提供多样化纠纷解决方案和权利救济渠道,促进矛盾纠纷公正、高效、实质性化解。

  “云南法院创新成立了‘白族金花调解'‘彝族阿细调解'等一批民族特色调解工作室,引入熟悉民族习惯、风土人情的调解员,用非诉方式居中调解矛盾纠纷,将矛盾纠纷涉及的相关问题统筹解决,处理结果更为群众所接受。”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侯建军代表认为,应该深入推进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机制建设,让更多设在“家门口”的调解组织和住在“家门口”的调解员发挥化解纠纷的作用,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迈进。

上一篇:全国人大代表王东新:在法治环境中保护企业商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