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洪绪镇:推进法治创建,点亮美丽乡村

2020/09/12
偌大的法治文化广场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平静的池塘上泛着涟漪,时不时有村民在垂钓.....清晨,伴随着路边油菜花的清香,沿着崭新的道路来到滕州市洪绪镇团结村,阳光下的小乡村干净整洁,四处洋溢着和谐安宁的美好氛围。
环境整治,乡村实现美丽“蝶变”
“这么久没有回来,家乡变得更美了!”这是所有游子归乡的最深感触;“乡村振兴,让我们收获到了幸福感!”
以前的团结村村内水泥道路损坏严重,农村道路路灯也是东一盏、西一盏,村里环境较差,绿化相对单一。而变化就发生在2018年初,经过镇、村领导班子的改造,如今的团结村风景美如画,漂亮的法治文化广场建起来了,主干道以及村内道路修起来了,体育健身器材一应俱全,一栋栋崭新的农家小屋拔地而起,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以前村里没有雨污分流,各家各户的淘米水和垃圾污水未经处理,直接通过厨房管道流出来,直接流在村民行走的路面上,严重污染环境。尤其是到了夏天,污水散发出的恶臭味也影响村民的生活。”团结村党支部书记韩长坤告诉我们,团结村于2018年2月底建立污水管网,集中处理村内产生的污水,经处理后的出水可用作景观用水、洗车用水,既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又能有效利用水资源,节约水源。除了污水管网建设,团结村加大垃圾分类投入,挨家挨户发放宣传手册和分类垃圾桶,提高村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并且让村民积极配合垃圾分类工作,共同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美丽乡村。
而这,只是大美洪绪的美丽一角。近年来,洪绪镇把推进法治创建,点亮美丽乡村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总抓手,深入实施美丽乡村三年行动计划,推动美丽乡村镇域全覆盖。截至目前,全镇美丽乡村创建率达到了100%。
法治教育融入传统文化,让美丽乡村“内外兼修”
建设法治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走进郝洼村,一处处生动靓丽的文化墙绘让人眼前一亮,墙绘上标有“法治”、“和谐”字眼,成为美丽乡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在传统文化与法治教育相结合问题上,该村两委干部着实下足了功夫,而其中一大亮点就是修建了孔子学堂、家风堂。村里整合了3户连片闲置的民居,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最大限度保留老屋、老树等原貌,建设融孔子学堂、家风堂于一体的“传统文化大院”。院落占地918平方米,其中展馆面积337平方米,室外绿化面积581平方米。孔子学堂中,以本村学校的学生、留守儿童、村民为基础,定期组织孩子们在这里进行国学诵读,通过孩子带动家庭逐渐向外辐射带动全村,让全村村民自觉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来。同时,还面向社会,招募了一批热爱法治文化的志愿者讲师队伍,村民们由此可享受到免费的法治教育课。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把传统文化与待人处事、工作生活、家庭关系、邻里关系以及法治文化教育等方面结合起来,共建乡村文明的“诗和远方。村里聚合力量致文化传承。充分发挥村内五老乡贤的作用,践行“写好字、读好书、做好人”的学堂宗旨和张、王两姓“勤学慎思”“笃存忠厚”的传统家风家训,开设“四点半课堂”,定期开展道德评议、红白理事等活动,崇德向善蔚然成风。在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熏陶下,郝洼村致力于党建引领、乡贤参与、社会协同、共享善治的“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村庄实现了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全覆盖,流转全村土地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1万元。
法治文明,铸就幸福和谐美丽乡村
村规民约植于心,法治引导规于行。每月20日是洪绪镇前洪绪村“村民议事”的日子,这天,村里要讨论“商贸市场”该如何统一规划利用的问题,小小的村会议室就挤进了20多位村民代表。但在以前,许多村民对村里的事情并不关心。
近几年,洪绪镇推行“村民议事”制度,把“村民想要的”和“村里想做的”结合起来,让村民和村干部面对面讨论问题、商量办法。现在,“村民议事”制度已在洪绪镇32个村推广,逐渐形成了“有事敞开说,有事要商议,有事马上办,好坏大家评”的“说、议、办、评”制度。

上一篇:宜昌市司法局“企业自助法治体检”系统上线运
下一篇:没有了